最新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显示,经过多年保护治理,滇池水环境质量和湖滨生态状况得到持续改善,多种水鸟现身滇池,土著水生植物也已重现,滇池生物多样性恢复明显。
滇池金线鲃是滇池特有的土著鱼类,一度由于水质下降,从滇池湖体中消失,先后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和濒危动物。近年来,随着滇池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,滇池金线鲃又回来了。
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
助理工程师 杨姣姣:
“经过20多年的保护工作,实现了人工繁殖之后,滇池金线鲃已经可以在滇池周边的水体看到,种群规模在不断地壮大。 ”
近年来,昆明市建章立制,多措并举,做好滇池湖滨生态湿地保护,持续对滇池水体、湖湾的大型水生植物、浮游植物、环湖湿地等进行调查,先后出台《滇池沿岸大湿地保护实施方案》《滇池鱼类滇池金线鲃栖息地修复》等地方标准,滇池生物多样性恢复明显。
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.1%提升到现在的约81%,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到303种,鸟类从89种增加到175种,现有鱼类26种,土著鱼类恢复到6种,除了滇池金线鲃野生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以外,消失多年的海菜花、苦草等水生植物,以及银白鱼等土著鱼类重新出现,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、白眉鸭和消失30多年的野生鸬鹚也重现滇池。
昆明市滇池管理局
副局长 吴幸强:
“生物多样性越高,说明系统越稳定,比如海菜花以及很多特有物种的出现,只有在清洁的水里才能大量生存,滇池水质在慢慢变好。 ”
生物多样性的持续恢复,提高了湖泊的自然净化能力,今年一季度,滇池外海水域的透明度达到了阶段性的高点。
昆明市滇池管理局
副局长 吴幸强:
“在三四月份,外海的透明度很高,大规模水域透明度达到一米。 ”